在教学方面,秉持人文化成、教学相长的育人理念,重视学生知识、能力和品格的协同发展。坚信《课程与教学论》这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既应该有理论的深度,又应该有实践的温度,更应该有理想和信念的广度。为此,在教学中不断丰富最新的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践改革动态,丰富各学科教学的优秀案例,不断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实践体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采取基于真实问题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范例教学法等,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
参赛感悟:作为技能类学科的教师,青教赛让我完成了从“舞台上唱”到“讲台上教”的一次重要转折。回顾备赛的八个月,我整理了自己十几年在国内外所学的相关声乐知识,浏览了数千份文献资料,书写、背诵了近10万字的说课讲稿,原以为是一次艰辛的过程,却惊喜地发现每一次磨课都使自己的教学思路和表述变得更加严谨,对自己的授课要求也逐渐提高。同时,也在和同事们切磋交流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自己欠缺的知识。感谢学院、学校的信任,给我们代表大家出战的机会,也给了我们青年教师锻炼和成长的平台。希望以本次比赛的严格要求作为今后的教学标准,继续努力提升自我。
张蕊,博士,交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钛合金植入体加工及生物相容性研究,机械结构设计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
记者 李楠楠 实习生 张恒
王肖惠,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人文地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等。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等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
延伸报道:
鲁正一,教育科学学院讲师,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主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等课程,在《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多项教育部、山东省教学科研项目。
多年来秉承“育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擅长根据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感性思维和兴趣点,制定针对性地声乐教学方案。在教学设计中,采用集声乐理论、演唱技巧、舞台实践“三位一体”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文艺素养,也善于从教学素材中筛选积极向上的声乐作品,在教唱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比赛从2021年11月16日开赛至2022年7月25日结束,历时八个多月,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全省142所高校的620位教师参加比赛,最终评出一等奖61项、二等奖94项、三等奖129项和优秀奖333项,一等奖占总参赛教师人数的9.8%、二等奖占15.2%。鲁东大学限额参赛的6位教师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分别占学校参赛教师人数的16.7%、50.0%。
赵彦翠,博士,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承担《动物学》《动物学实验》《动物学实习》等课程教学,研究方向为水生动物的营养免疫及益生菌的开发。
文章来源:《化学教与学》 网址: http://www.hxjyxzz.cn/zonghexinwen/2022/0811/1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