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的教与学优化算法

来源:化学教与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教与学优化算法是印度学者Rao等在2011年提出的一种算法,是现代元启发式算法之一。它的原理是通过模拟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教授,以及学生自己的自学这两个过程,来达到

教与学优化算法是印度学者Rao等在2011年提出的一种算法,是现代元启发式算法之一。它的原理是通过模拟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教授,以及学生自己的自学这两个过程,来达到寻优的目的[1]。自算法提出就获得了世界各地的学者关注,并被考虑作为解决复杂优化问题的最优算法之一。自算法提出以来,被用于多个领域。例如,Rao等用教与学算法来优化无约束函数和约束函数。华洁等[2]用教与学算法对沼气的液化换热器结构进行了优化。何红等[3]利用改进的教与学算法对旅游线路进行了优化。To等用教与学算法对平面钢框架的设计进行了优化。Basu等用教与学算法处理多区域的经济负荷分配问题。拓守恒等[4]使用教与学优化算法对神经网络中的权值和阀值进行了一定优化。

1 教与学优化算法

1.1 初始化

班级中的每个学生其中NP为班级学生的总人数,D代表每个学生所需要学习的科目的数量。

其中和分别为第i个学生的第k个科目在整个种群中的上界和下界。

1.2 教学阶段

学生根据教师Xteacher和学生的平均值Xmean之间的差异进行学习:

其中:和分别是第i个学生学习之后和学习之前的成绩;Xmean为所有学生的平均值;TF表示教学因子;r表示学习步长。

1.3 学习阶段

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互动来提高他们的水平:

在“教学阶段”和“学习阶段”完成之后,执行贪婪选择策略决定是否更新适应度和学生的成绩。

2 基于差分进化的教与学优化算法

2.1 自适应教学因子

在教学过程的前期,因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且学生对于要学习的知识比较陌生,所以学生的学习效率较高,学习知识快。而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逐渐增多,与老师的差距渐渐缩小,学习的效率逐渐下降。为了解决此问题,引入自适应教学因子:

其中,TFmin为教学因子最小值;TFmax为教学因子最大值;tmax是最大迭代次数;ti是当前迭代次数。

2.2 基于差分进化的修正学习阶段

在学习阶段引入基于差分进化思想的多样化学习方法。当选择的学生Xj优于学生Xi时,期望学生Xi接近更好的学生Xj以提高解决方案的质量。同时,学生的互相学习也受到老师的指导,学生和老师的水平相差越大,受到的影响也越大。

当所选择的学生Xj比学生Xi差时,随机从班级选出另外两个学生Xr1和Xr2,借鉴DE交叉和选择环节生成Xinew。

CR为DE中的交叉因子。这种改进不仅在学习阶段中合理控制老师的影响,还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当前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了种群的多样性。

3 实验分析

为对本文算法性能进行评价,本节选取9个具有不同属性的测试函数进行评估,并与5种改进的教与学优化算法(Teaching Learning Based Optimization,TLBO)算法比较。其中F1-F4单峰函数,而F5-F9是多峰函数。所有测试函数在D=30的维度上进行测试。种群数量NP设置为40,迭代次数为1 000,每个函数独立测试30次。

图1显示了几种算法在9个测试函数上的迭代曲线,其中,t为迭代次数,纵坐标F为适应度函数值。为方便观察将其取log值,曲线越靠近下方则代表收敛性能越优秀。

图1显示本文所提出的算法整体效果上表现最优,兼顾了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在所有测试函数上的表现均比较优异,虽然算法的运行时间有一定的增加,但这是可以接受的。总的来说,DITLBO算法的改进是成功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TLBO算法的综合能力。

图1 几种算法的收敛曲线比较

4 结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的自适应教与学优化算法。针对高维复杂优化问题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采用自适应教学因素和基于差分进化的学生阶段来提高基本的TLBO。对CEC的9个复杂测试函数进行了实验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为这些复杂的测试函数提供稳定和高质量的解。未来的研究工作将进一步提高算法能力,并尝试将其应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李会荣,乔希民,赵鹏军.融合差分变异的教—学优化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6(5):36-40.

[2]华洁.基于教学优化算法的沼气液化换热器结构优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11):1-5.

[3]何红,孙根年.基于教与学优化算法的智能旅游线路优化[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72-78.

文章来源:《化学教与学》 网址: http://www.hxjyxzz.cn/qikandaodu/2021/0430/869.html

上一篇:家校联合下的小学数学教与学的高效策略探析
下一篇:教学法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教与学投稿 | 化学教与学编辑部| 化学教与学版面费 | 化学教与学论文发表 | 化学教与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化学教与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