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以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焊接技术与工程的教与

来源:化学教与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引言 面对全球一体化的国际竞争,为应对普及化转型期高等教育新挑战,教育部提出培养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的学生①。而任何

一、引言

面对全球一体化的国际竞争,为应对普及化转型期高等教育新挑战,教育部提出培养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的学生①。而任何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都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无论是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及水平还是提升核心竞争力意义尤为重大。核心能力培养覆盖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多面内容。从已有研究②③④⑤⑥来看,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核心素质,国内外高校从核心素质的某一或某几个方面开展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教学模式、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其作法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虽然国内外研究工作众多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但完全适合各高校人才核心培养的模式尚需展开研究。因此,在凸显国家竞争力的焊接专业中进行学生的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亟待解决的一个新主题。研究如何在焊接教学中环节中开展核心能力培养的教与学的探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乃至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都有重要的现实和借鉴意义。

二、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与学

针对核心能力的诸多方面中特别是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能力,覆盖焊接技术与工程的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其根本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其主要目的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升核心能力。为此选取讲授《弧焊电源及控制》为依托教学改革实践进行说明。

(一)学生核心素养教学模式构建

具体思路以任务型驱动方式来设计教学内容,开发评价体系与之前进行对比。按兴趣小组的方式,分考研、找工作两大类,针对不同个性同学,进行个性化的课内外核心素养培养,通过实践、创新等进行对比反馈结果。教学模式构建见图1。

(二)核心能力培养中“如何教”

“教”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教学评价五个教学要素。在教学中,先确定教学目标,以学生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在正式进入课程教学之前设定学习的目标,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学生为主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即核心素养提高为出发点,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图、思维导图来设计课堂内、外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1. 教学内容上增强时代和认同感。根据时代要求选择以学生今后工作与学习实际需求为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人文精神与时代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注重理论和实际结合。如《弧焊电源及控制》课程安排学生搜集资料、分析弧焊电源的发展现状及流行趋势,了解国内外差距及使用者的需求。认识弧焊电源在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作用,让学生参与课堂,选择兴趣小组进行弧焊电源相关设计,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⑦。

图1 焊接技术与工程核心素质教学模式构建

2.教学环节设计。在典型的教学环节,仅以《弧焊电源及控制》课程为例,进行相应教学改革,同时设计课程考核的评价方式。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模块化分解。将课堂教学内容切割为15 min 左右的多个教学采用微型演练小单元的教学方式,单元及课堂之间按“起承转合”的脉络课堂进行教学,在正式进入课程教学之前设定学习的目标,基于OBE 进行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的教学环节设计。

3.教学方法上由以教师为主改为以学生为主的转变。通过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师生互答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考核方式上可适当灵活多样。通过阅读专著或写心得报告、发现更正书本错误、翻译文献资料、制作弧焊电源、创新实验设计、弧焊电源项目小组等多样方式积攒分数等灵活多样的课程对平时成绩进行考核。

一是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引言环节通过摸底和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弧焊电源及控制的初步认识情况。再设定弧焊电源及控制课程学习目标和预期达到的结果。具体教学过程中,在弧焊电源及控制课程基础知识教学中介绍学习焊接电弧、弧焊电源的基本要求。在已进行专业导论及认识实习、电工学基础知识等基础上,学习弧焊电源的基本知识原理及选择和使用弧焊电源。课前按思维导图精心设计PPT、视频、文字、网络试题等。

二是师生参与式学习。该环节主要通过师生互动来实现课程核心内容的交互式学习。

文章来源:《化学教与学》 网址: http://www.hxjyxzz.cn/qikandaodu/2021/0318/776.html

上一篇:指向学教评一致的阅读测试命题研究以三年级为
下一篇:技工院校工业机器人编程的教与学以法那科机器

化学教与学投稿 | 化学教与学编辑部| 化学教与学版面费 | 化学教与学论文发表 | 化学教与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化学教与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