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与学的规范性(2)

来源:化学教与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实验方案要规范 对于实验设计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目的到原理,从原理到过程,从过程到装置,从装置到试剂,从试剂到现象,然后进行题目解

(二)实验方案要规范

对于实验设计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目的到原理,从原理到过程,从过程到装置,从装置到试剂,从试剂到现象,然后进行题目解答等有序地进行思维,规范作答。

书写实验步骤要完整。实验设计题,一般分为实验名称、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几个部分,实验步骤、现象、结论等可用表格表述,这样条理更清楚。在叙述中,一定要先“取样”,后“实验”,先“操作”再“现象”后“结论”,不能本末倒置。如鉴别或检验的实验题规范的表述是: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的××试剂,有××现象,证明××结论。

书写实验答案要完整。如填空说明装置试剂的作用时,应回答明确具体,如除去哪来的什么,吸收装置是吸收哪来的什么气体等,不能就是“吸水”、“吸收尾气”。描述实验现象时对其过程的描述要完整,要表明在哪里、何现象才算准确;表述颜色变化的,注意描述由××色变成××色,有比较要求的,注意用××比××如何;还有像浓盐酸、饱和溶液等,“浓”、“饱和溶液”不要遗漏。

(三)文字表达要规范

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严格要求学生实验简答题的语言文字表达规范化,尽可能明确化,简练化,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感性到理性,从本质上说明问题。

大多数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回答文字题时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叙述准确,且环环相扣,才能保证不丢得分点。回答问题要直接,不要转弯抹角;不要多写无用的话,无用的话说错了就会扣分;作答要有明确的要点。

解答原因、作用或优缺点时,一般要先答直接作用,再答间接作用,再答根本原因或引起的后果,才能表述完整。如: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为何要插到液面以下,答:形成液封(直接作用),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引起后果,根本原因)。

在回答现象时,千万不能用“结论”代替“现象”,比如镁与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体,这个现象的描述就不准确,因为“气体”是结论,此处描述现象应该是“气泡”。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课后练习中的解释、说明,设计探究等习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如:让学生写出制备气体的不同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步骤,将几种不同表达些出来,让学生比较其中的微小差别所致的根本差异。再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过量红磷的作用应是“耗尽集气瓶中的氧气”,而不是“消耗氧气”,在平常练习中多做这样的比较,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

一、教师实验的规范

(一)操作的规范

现在的教材和教参中对于实验这一块没有集中的阐述。要做到规范,教师在平时要扩大自己的阅读面,留心搜集。比如:移动游码时要用镊子;制取气体后拆卸装置时要先右后左,先下后上。而且实验操作的规范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教师要留心总结,比如:使用胶头滴管时,原来一定要用四指法“竖直、悬空”滴加,而现在,四指法仍要强调,但不一定要“竖直、悬空”,如果试管内有其它液体,再加一种液体时,胶头滴管要悬空,以免沾到试管壁内的原液体,但如果试管内没有其它液体时,胶头滴管伸到试管中,碰到壁也可以。再比如过滤时,原来玻璃棒一定要紧靠三层滤纸一边,现在不强调紧靠,靠近即可。

(二)语言的规范

教师要用准确规范的化学语言对实验进行表达。比如:“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应该表述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再如在检验溶液酸碱性时,不能顺口说成“氢氧化钠和酚酞在一起,变红”。在名词上不能把“活塞”说成“塞子”,将“止水夹”说成“夹子”等等,一旦教师说顺,学生听顺,就很难改过来了。

(三)科学探究的规范

科学探究的规范说白了就是准确性,上教版初中化学课本192页有一题关于探究“盐酸中的哪一种粒子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有的老师将题目中的“盐酸”改成“硫酸”,学生仍然按照课本上习题的解答方法依葫芦画瓢又做了一遍,但这道题目的本身就犯了科学性错误。因为NaHSO4溶液也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再如将指示剂滴入酸或碱中,在振荡后应静止30s后才能观察现象,而且指示剂变色需要在一定的pH范围内,有的老师未说明,结果学生实验时由于NaOH溶液浓度过大,变红后很快变成无色,他们无法解释。

文章来源:《化学教与学》 网址: http://www.hxjyxzz.cn/qikandaodu/2021/0708/951.html

上一篇:提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与学有效性的思路研
下一篇:新课程标准下的中职数学教与学

化学教与学投稿 | 化学教与学编辑部| 化学教与学版面费 | 化学教与学论文发表 | 化学教与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化学教与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